经现场勘察,现场塌方量大约3至5万方,初步确定有5人被困
最近几年来,昭通市委、市政府深化医疗卫生改革,加大投入,全力建设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,用心、用情补齐短板,缩小差距,助力脱贫。第二期8个,建设总规模214398平方米,扶贫规划总投资109043.83万元。
其中第一期5个项目,建设总规模635133.32平方米,扶贫规划总投资322138.16万元,5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。昭阳区第二人民医院是云南省卫生补短板的最大投资项目,位于昭通城蒙泉大道延长线南侧、二环西路西侧、北丰大道东侧,门诊部面向通海路,背后是医技中心,两边是两幢对称的住院大楼十三五以来,昭通积极向国家申报了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76个,总建设规模12.75万平方米,其中新建7.9万平方米,改造4.85万平方米,总投资31876万元,建成后将增加床位4175张。海力集团援建镇雄县村卫生室50个,整合资金750万元,建设规模5000平方米,工程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。昭通是贫困地区,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历年来投入不足,人才紧缺。
(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忠华 文/图)医疗卫生机构是人民健康的基本保障机构。2017年,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建设村卫生室206个,总投资5150万元,建设规模37295.52平方米,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。届时,这些生活在绝壁上的村民们将彻底告别高空溜索出行时代。
由于当时通信不发达,到了晚上,人在溜索上不能判断溜箱什么时候到达对岸,两边的人就只有用手电筒互发信号。鹦哥溜险,不只是其所在的地势,还因溜箱的简陋。洪兆美和小女儿一人背一个背篓,将儿子带的东西装进背篓里。人站到溜筐内后,把溜筐锁好,到了对岸,举起红旗,停下溜筐。
在很多地方能见到的溜索都是一根钢绳,金沙江下游巧家县境内的却多为两根,也有四根的。那边山歌这边和,只是空传情来无着落,这一江之隔的距离因为交通的问题,反而成了两个互不往来的世界。
到了2001年,10户股东买了柴油机来推溜筐,成本增加,过溜索的价格由2元增至3元。鸡鸣、狗吠,到时候这里就是一片农家田园风光。李六贵说,鹦哥村人均土地1亩多,而且都是在高山上。2016年11月10日,鹦哥村民用背篼将通过溜索运过来的生活用品背回家。
瘠薄的土地只能种包谷、洋芋和红薯,看到村民日子过得艰难而拮据,他这个村支书肩头的责任重大。作为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,四川省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担了大桥的建设。2018年11月13日,鹦哥大桥通车后,一些商贩拉着生活用品到鹦哥村售卖。2018年11月13日,鹦哥大桥引导公路贯通,一位村民用马驮着油料为大型机械供应。
前些年,金沙江上在这一带的溜索都是用人推。铁筐子吊在两根分开的钢绳上,铁筐子上焊上的几段铁条伸出钢绳之上,铁条上安装了一根横木,推铁筐子的人站在钢绳上,一根钢绳站一个人,两人双手扶住横木,在钢绳上小心翼翼地移动脚步,一步一步地把铁筐子推过江去。
◆记者 张广玉 文/图一7月21日,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的温度接近40摄氏度,在太阳的暴晒下,皮肤火辣辣的疼痛。才会有人渡你,现在,两头小屋的墙上都留着溜主的电话,只要打个电话,几分钟就有人来了。
此时,51岁的洪兆美坐在金沙江悬崖边上溜索渡口的阴凉处,和10岁的小女儿李享一起等待从城里回来的儿子、儿媳和小孙子一家三口。李六贵在自己的脑海里勾勒着村里的发展蓝图,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。2013年5月27日,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,从当地村民的笑容上可以看出,她们早已适应了溜索这种交通工具。建主拱圈的时候,我们的工人天天都是在相当于83层楼的高空作业,而下面就是滚滚流去的金沙江。我们终于等到这一天啦。溜索的构造、原理非常简单,把钢绳平直地绷紧在空中。
这个项目建设的总里程有8.79公里,主桥采用主跨260米上承式劲性骨架悬链线箱板拱桥,项目概算投资为1.7亿元。这边鸡鸣,那边犬吠,皆听得一清二楚。
郑峻峰表面上说得轻描淡写,可我们却听得心惊胆寒。直到后来鹦哥村修了高溜,他才回村当了支书。
公司项目部经理郑峻峰告诉记者,鹦哥大桥建设时间紧迫,任务极其繁重,并且桥址区地形、地质条件复杂,桥位风力强劲,建设技术难度极大。19岁那年,他实在忍受不了贫困的折磨,就到昆明打工给人拉三轮车。
二鹦哥溜索离金沙江江面260米,横跨金沙江两岸470米,是巧家县溜索中最高的一座。洪兆美的儿媳边向开溜人蒋仕学付钱边询问村里公路的修建情况,她期待着公路能够早日修通,他们好开车回家,结束这种溜索时代。生活在悬崖绝壁上的村民有3000多人,他们用智慧修建了溜索,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,仅云南省巧家县茂租镇就有11道溜索。溜索作为一种交通工具,或将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,留在人们的记忆里。
2018年5月30日,鹦哥大桥主体工程完成,桥面完成合龙。两个儿子在外打工,一年挣不了多少钱。
溜箱的四个侧面的护栏均留有缝隙,往260米的金沙江面看一眼就头晕目眩,恐高的外地人都不敢尝试。鹦哥村坐落在数百米高的绝壁之上,下面就是奔流不息的金沙江,对面就是四川布拖县冯家坪乡。
把一个带滑轮的铁制筐子布置在钢绳上,两根钢绳的比一根的稳定性好,四根钢绳的又比两根的稳定性好。为解决施工难题和人员通行安全问题,光是一个索道桥,我们就用了整整两个多月才修好。
当地流传着一个真实的故事,说有一位远道而来的外地人,在体验坐溜时竟然尿了裤子,称下辈子都不会再坐溜了。城里修房子,一块砖的成本只要两元左右,而运到鹦哥村就翻了一倍。三的确,溜索出行太不方便了。远远望去,雄伟的大桥横跨川滇两岸,炎热的天气下,工人们正在拆除建桥时所用吊装设备。
鹦哥溜架设之初是用人工推溜筐,每过一次溜索,每人2元。2018年11月13日,鹦哥大桥引导公路贯通。
施工的负责人宋敬才介绍说:引导公路从2017年6月就开始修了,由于施工材料运输难度大,工程进度缓慢,鹦哥大桥修通后,工程进度得到了有效提高。由于施工道路等条件的制约,鹦哥溜索项目虽然由四川省负责实施,但受益最大的还云南省巧家县茂租镇的鹦哥村的村民。
生活的困难,归根结底还是交通的困难。后来,国家巨型水电站溪洛渡和白鹤滩的建设,许多溜索拆除或者停用,只有鹦哥溜索保留使用。